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第1页)

我在上面几次讲到&ldo;新意&rdo;,&ldo;新意&rdo;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的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出于&ldo;灵感&rdo;的,比如传说中牛顿因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心吸力。但我们必须注意,这种灵感不是任何人都能有的。牛顿一定是很早就考虑这类的问题,昼思夜想,一旦遇到相应的时机,便豁然顿悟。吾辈平凡的人,天天吃苹果,只觉得它香脆甜美,管它什么劳什子&ldo;地心吸力&rdo;干吗!在科学技术史上,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来,现在先不去谈它了。

在以前极左思想肆虐的时候,学术界曾大批&ldo;从杂志缝里找文章&rdo;的做法,因为这样就不能&ldo;代圣人立言&rdo;;必须心中先有一件先入为主的教条的东西要宣传,这样的文章才合乎程式。有&ldo;学术新意&rdo;是触犯&ldo;天条&rdo;的。这样的文章一时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这样的文章印了出来,再当做垃圾卖给收破烂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ldo;白色垃圾&rdo;),除了浪费纸张以外,丝毫无补于学术的进步。我现在立一新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到杂志缝里才能找到新意。在大部头的专著中,在字里行间,也能找到新意的,旧日所谓&ldo;读书得间&rdo;,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一般说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往往只谈一个问题、一个新问题,里面是有新意的。你读过以后,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自己也产生了新意,然后写成文章,让别的学人也受到启发,再举一反三。如此往复循环,学术的进步就寓于其中了。

可惜‐‐是我觉得可惜‐‐眼前在国内学术界中,读杂志的风气,颇为不振。不但外国的杂志不读,连中国的杂志也不看。闭门造车,焉得出而合辙?别人的文章不读,别人的观点不知,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写去写去。这样怎么能推动学术前进呢?更可怕的是,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提出。有人空喊&ldo;同国际学术接轨&rdo;。不读外国同行的新杂志和新著作,你能知道&ldo;轨&rdo;究竟在哪里吗?连&ldo;轨&rdo;在哪里都不知道,空喊&ldo;接轨&rdo;,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1997年

我的考证

我在上面叙述中,甚至在&ldo;总结&rdo;的&ldo;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rdo;中,都谈到了考证,但仍然觉得意犹未竟,现在再补充谈一谈&ldo;我的考证&rdo;。

考证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把它捧到天上去,无此必要;把它贬得一文不值,也并非实事求是的态度。清代的那一些考据大师,穷毕生之力,从事考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好多古书,原来我们读不懂,或者自认为读懂而实未懂,通过他们对音训词句的考据,我们能读懂了。这难道说不是极大的贡献吗?即使不是考据专家,凡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有时候会引证一些资料,对这些资料的真伪迟早都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考证工作。这些几乎近于常识的事情,不言自喻。因此,我才说,考证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且考证之学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是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贵在求真,而考据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焉能分什么国内国外?

至于考证的工拙精粗,完全决定于你的学术修养和思想方法。少学欠术的人,属于马大哈一类的人,是搞不好考证工作的。死板僵硬,墨守成规,不敢越前人雷池一步的人,也是搞不好考证的。在这里,我又要引用胡适先生的两句话:&ldo;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rdo;假设,胆越大越好。哥白尼敢于假设地球能转动,胆可谓大矣。然而只凭大胆是不行的,必须还有小心的求证。求证,越小心越好。这里需要的是极广泛搜集资料的能力,穷极毫末分析资料的能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然后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可靠。这里面还有一个学术道德或学术良心的问题,下一节再谈。

在考证方面,在现代中外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有两位:一位是我在德国的太老师herichl&uul;ders,一位是我在中国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他们两位确有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在一般人都能读到的普通的书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从极平常的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分析细致入微,如剥春笋,层层剥落,越剥越接近问题的核心,最后画龙点睛,一笔点出关键,也就是结论;简直如&ldo;石破天惊逗秋雨&rdo;,匪夷所思,然而又铁证如山。此时我简直如沙漠得水,酷暑饮冰,凉沁心肺,毛发直竖,不由得你不五体投地。

上述两位先生都不是为考证而考证,他们的考证中都含有&ldo;义理&rdo;。我在这里使用&ldo;义理&rdo;二字,不是清人的所谓&ldo;义理&rdo;,而是通过考证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在考证之外的某一种结论。比如herichl&uul;ders通过考证得出了,古代印度佛教初起时,印度方言林立,其中东部有一种古代半摩揭陀语,有一部用这种方言纂成的所谓&ldo;原始佛典&rdo;(urkanon),当然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大藏经,颇有点类似中国的《论语》。这本来是常识一类的事实。然而当今反对这个假说的人,一定把urkanon理解为&ldo;完整的大藏经&rdo;,真正是不可思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文章,除了准确地考证史实之外,都有近似&ldo;义理&rdo;的内涵。他特别重视民族与文化的问题,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我要郑重声明,我绝不是抹杀为考证而考证的功绩。钱大昕考出中国古无轻唇音,并没有什么&ldo;义理&rdo;在内;但却是不刊之论,这是没有人不承认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来,足证为考证而考证也是有其用处的、不可轻视的。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许多考证的文章,却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比如,我考证出汉文的&ldo;佛&rdo;字是put,but的音译;根据这一个貌似微末的事实,我就提出了佛教如何传入中国的问题。我自认是平生得意之作。

1997年

谈 翻 译

题目虽然是&ldo;谈翻译&rdo;,但并不想在这里谈翻译原理,说什么信达雅。只是自己十几年来看了无数的翻译,有从古代文字译出来的,有从近代文字译出来的,种类很复杂,看了就不免有许多杂感。但因为自己对翻译没有多大兴趣,并不想创造一个理论,无论&ldo;软译&rdo;或&ldo;硬译&rdo;,也不想写什么翻译学入门,所以这些杂感终于只是杂感堆在脑子里。现在偶有所感,想把它们写出来。因为没有适当的标题,就叫做&ldo;谈翻译&rdo;。

题目虽然有了,但杂感仍然只是杂感。我不想而且也不能把这些杂感归纳到一个系统里面去。以下就分两方面来谈。

一 论重译

世界上的语言非常多,无论谁也不能尽通全世界的语言。连专门研究比较语言学的学者顶多也不过懂几十种语言。一般人大概只能懂一种,文盲当然又除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非要翻译不行。

但我们不要忘记,翻译只是无可奈何中的一个补救办法。《晏子春秋&iddot;内篇》说:&ldo;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rdo;桔(橘)移到淮北,叶还能相似。一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倘若译成另外一种文字,连叶也不能相似,当然更谈不到味了。

学问人生  指间砂(听雪楼系列)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北方城郭  大唐西域记  另一种回忆录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石破天惊  忘川(听雪楼系列)  痛并快乐着  牛棚杂忆  白说  SARS危机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英雄时代  幸福了吗  镜·神寂  羽·青空之蓝  留德十年  

热门小说推荐
美食攻略:王爷,你好鲜

美食攻略:王爷,你好鲜

身为现代顶级女厨师的林鸢,竟然试新菜单时过敏而死!真够憋屈的,没想到更憋屈的还在后面穿越成为古代的陆府厨娘也就算了,还因长相过美被陆府小姐嫉妒,送给她痴傻兄长冲喜,长得漂亮怪她咯,惹不起还躲不起,凭她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林鸢无奈叹息哎哎,这位晕倒的兄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赵昀一把抱住,这样抱?...

魔方位面系统

魔方位面系统

周少龙,一个被爹坑了的倒霉孩子,在一个隐蔽的银行取钱时竟然遇到了电影中才会出现的事情,抢银行,这个倒霉孩子对劫匪报以鼓励的微笑,而劫匪回报以他一个枪子,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周少龙也开始了他的流氓之旅。木婉清,你温柔一点,好不好东方美眉,我请你喝酒,好不好小师妹,我请你看烟花,好不好小龙女,我请你吃棒棒糖,好不好。...

狼王战婿

狼王战婿

六年前,他成家族弃子,遭受陷害,与女人发生关系,被迫离开。六年后,一代战神,重返故里,只为让妻女幸福一世。...

玲珑你个玲珑,滚你丫的红豆

玲珑你个玲珑,滚你丫的红豆

一场大火,她被奸人陷害,为查真相重回逍遥山庄,虐小妾,收拾恶婆婆。只是这个一直贴上来的男人怎么回事儿?喂喂,你已经下堂了,好吗?他跟她要挂在腰间的骰子。这是我脚趾骨做的,你要?她一副无赖状…男人一脸正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知啊!...

重生女修仙传

重生女修仙传

一个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拥有着现代思维的女子,胎穿到了异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她从一开始的小心谨慎,到后来逐渐放开,绽放出耀眼的光华,在这个世界留下一段独属于她自己的华丽篇章。这里没有逆天的宝物,没有如花的美男,只有一步一个成长的脚印和我们心中点点生活的印迹。------感谢小川同学帮我画的封面,这是根据赤...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