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至于他们的薪水报酬,每人三块的月薪,还有价值一块五角钱的食物、薪碳之类的实物补贴,还有集体宿舍居住,温饱不虞,待遇优厚,由不得他们不死心卖力。
更何况,服务五年后,若是不愿意返回日本,可以选择入籍北明,并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将在日本的家人也接来,过上这种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双城子通往阜宁的铁路全长约一百二十多公里,途经山谷密林和多条蜿蜒河流,施工难度还是不小。更不要说,十月底至来年三月的隆冬时节,万里冰封,土地上冻,更是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困难,想要在明年六月前按时完工,还是极具挑战性。
不过,北明政府从朝鲜先后征调了六千余劳工,还将山林里的一些部落野民给揪出不少,就是要保证铁路施工路段始终拥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在官人的眼里,有了人,再加上提供了足够多的粮食,就算是用脚给我扒拉,用牙齿给我去啃,也得保证铁路的施工进度。
在这种高压下,毫无疑问就是要残酷压榨筑路工人的体力乃至他们的生命。
天可怜见,冬季尚未到来,经过数月高强度的施工,使得原本数量超过七八千人的筑路劳工,已经陆续损失了四五百人,有工伤事故,有生病倒下,也有逃亡的,不一而足。这要是天气转冷,大雪落下,怕是损失的劳工数量会更多。
是的,北明的铁路施工管理人员在冬季到来时,不打算停止施工,准备能多修一段就修一段,只要劳工还能忍受,那就死命的给我继续干活。
说实话,当初北明在占领镇州时,并不太重视这片广袤的领土。天气寒冷不说,还没什么资源,到处都是深山密林,野人部落无数,根本就是一片未经任何开发的蛮荒之地。若是将宝贵的移民资源丢在这里,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作为北明核心统治区的云州(北海道),虽然也比较冷,但好歹有一股暖流(对马暖流)经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在冬季时,一般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十几度的样子,降水量有800毫米至1200毫米,也算充沛。几乎不受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四季分明。仅开发数十年,便成为北明最大的粮仓所在。更不要说附近的渔场(北海道渔场),那渔业资源简直不要太丰富,随便一网打下去,便能兜上满满的鱼获,鲑鱼、狭鳕、鲱鱼、沙丁鱼、秋刀鱼……,个头肥大、味道鲜美,成为广大北明百姓口中最主要的肉食补充。
镇州有什么?
木头?
距离云州更近的苦叶岛(今库页岛)木材资源更丰富。
渔业?
能比得过云州附近的渔场!
毛皮?
嗯,当然,这个也算是一种比较值钱的玩意,不论是卖给齐国人,还是卖到大陆,都能换回不少银钱。
好吧,可能是仅仅出于这个原因,早期的北明政权便有些不情不愿地开始在镇州移民拓殖,征服当地土着部落,建立地方政府,将这块蛮荒之地纳入北明治下。
可是,后来北明在针对清虏和伪秦(没错,北明一直坚持自己才是大陆上的合法政权,秦国孙氏不过是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的局部战争中,频繁征调镇州地方土着参战,发现这些野人在经过简单地调教后,战斗力相当高,而且悍不畏死,不论是作为大军的斥候、哨探,还是冲锋陷阵的敢死队,绝对是军队中最好的炮灰,哦,不是,应该是最好的兵源。
为了加强己方军队的战力,北明政府随即在镇州、苦叶岛等地大肆征召土着为伍,配合强悍的火枪兵,开始大杀四方。
在清虏尚未败逃大陆时,北明就频频在沿海地区登陆,展开“夏狩”和“冬猎”行动,获取宝贵的人口和物资,以提升和补充自身实力。在面对清虏的反击中,以土着组成的“蛮军”着实让八旗甲兵吃了一惊,“虏寇凶猛,勇力丝毫不弱于索伦之兵,辅以犀利火器,诸军莫敢掠其锋。”一度逼得清虏在部分沿海地区搞出所谓的迁界禁海,“着命南北洋百姓于重要关隘处砌筑界墙,从江口至金州。墙阔四尺,高六尺,每户计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楼一座,遇海另筑界堤。”
1662年,北明联合齐国攻入朝鲜境内,这些“蛮兵”在火枪兵射击掩护下,往往仅以数十上百人,便敢追着数千朝军的队伍,大砍大杀,让朝鲜人恍惚间又体验到昔年后金入侵所造成的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场景。
1677年,又又在三千里河山的朝鲜,明军分别从咸镜北道和东莱(釜山)攻入朝鲜,与秦军激战一年,这些“蛮兵”在崎岖山岭中,屡屡袭击秦军部队和后勤补给,配合火器装备率更高的北明新军,将先后十余万秦军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在齐国的调停下,息兵止战,以各自控制区域划定势力范围。
也正是在不断收服土着部落民,将其纳为军队兵源的基础上,北明也逐步加大了对镇州领地的开发力度。
随着对镇州开发的深入,一座座城镇和村屯建立起来,无数的耕地也被开垦出来,荞麦、小麦、玉米、燕麦、大麦、大豆,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皆能生长,而且产量还不低。更神奇的是,在一群善于栽稻的朝鲜移民侍弄下,竟然种出了水稻,让这片蛮荒大地的百姓也吃上了难得的大米。
自1672年,镇州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每年还能往云州、朝鲜、东丹及渤海等国家地区出口数十上百万石的粮食,为北明政府贡献大量财政收入。
同时,来自岭北、北海,以及镇州当地的珍贵皮毛、人参、鹿茸、东珠也为北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更不说,在齐国地质勘探人员的指导下,北明政府在镇州各地陆续发现了煤、铁、锌、锡等矿产资源,对北明工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年前,在齐国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北明第二座钢铁厂在镇州城(今海参崴市)建成投产,年产量目前已经达到两万吨。正因为有这座钢铁厂的存在,北明才有底气要在未来几年将双镇铁路延伸至勃利城。
如今,镇州已然成为北明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也是最主要的毛皮来源地,为北明赋税重地,断不容任何有失,更不会让秦国从辽东攻入此地。更为关键的是,有了镇州的存在,北明才能北控东丹和渤海,南压朝鲜,西制秦国,继而掌控整个西海(今日本海)。
是故,镇州乃为北明核心要地,无论何种情况下,当力保之!
(本章完)
沉香凝成霜 毒妃又拽又茶,仇人满地找牙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重生之一品侯夫人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直播找工作被骗,却被豪门认亲? 黑色童话 都市魔头归来 军婚娇宠,酷飒军嫂在八零赚翻了 燕辞归 踏江璧 杀死游戏!在诡秘世界成反派大佬 总裁蜜宠小娇妻 快穿:变喵后我治好了大佬暗疾 天灾末世之农女有空间 我在漫威掀起诡秘复苏 权臣的掌心宠 和战神将军互穿后,他在后宅杀疯了 穿入女频修仙小说的世界 重生九零:一世枭龙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他是人人嘴中的废物女婿,走到哪里都被嘲讽,婆家嫌弃,娘家驱逐。然而忍耐并不代表是废物,默默爱一个人并不代表能任由欺负,且看一个废物女婿如何调教娇妻,成为令人羡慕的豪婿,并且最终振兴家族,护卫国家,成为一代传奇。...
作者琅琊苏二的经典小说武神大师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叶后浪,是满是女子的飘云宗大师兄,也是被赶出宗门的少年,又是什么都敢吃的吃货,更是沉寂三年的废柴,他一鸣惊人,立志回宗门过莺莺燕燕温香软玉的美好生活。...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阮小熙熙的经典小说大佬的白月光重生啦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病弱豪门千金顾笙被未婚夫和闺蜜坑死了,一睁眼却重生成了来自深山的神医孙女盛曦禾,还被绑定给海城最有权势的男人。他有病,她是药她想离婚,他不放人。盛曦禾被逼到墙角,忍无可忍闭眼大喊傅霆与,我要离婚!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她打横抱起,回头朝记者微笑不好意思,我太太心情不好就爱胡说八道。她杀人他递刀,她点火他浇油,重生虐渣,妇唱夫随,手撕渣男绿茶,这笔买卖不亏!...
九尺方天戟,狂风卷波涛。一怒冲冠天尽啸,踏上云端,与天齐高。纵使血染长衫,纵使诸神挡道,笑逐颜对骂声操!我行我之道,哪管何为大道?圣路一途千磨难,战戟在握,谁人与我漫步九天云霄。...
在生活中,再平凡的人,只要是男人,都可能会遇到权力金钱美女这人生三大诱惑。有的男人在权力面前倒下了,还有的男人在金钱面前倒下了,但更多的男人,都倒在了美色面前。因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可能对权力不屑一顾,视金钱犹如粪土。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世上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经受得住美女的诱惑呢?本书的主人公,是都市茫茫人海中极平凡的一个男人。可是再平凡的人,他也有机会遇到美女,甚至遭遇美女的诱惑。且看他在这种诱惑下,是如何挣扎和沉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