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第1页)

那么学术呢?陈寅恪在学术上的意义又如何?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无疑是顶尖级和超一流的,要不怎么被称作&ldo;教授中的教授&rdo;(郑天挺语),公认为史学大师、文化巨匠、旷世奇才?早在二十世纪中叶,陈寅恪便已&ldo;站在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rdo;,其学术成就则涵盖了历史、宗教、语言、文化、文学诸领域,被视为一座丰富的文化矿藏。但学问大不等于成就大,成就大也不等于意义大。陈寅恪的学术意义究竟有多大,我可没有资格来妄说,而且也认为并不重要。因为陈先生的学术意义再大,也构不成他成为热点人物的原因。史学毕竟不是显学么!对柳如是、再生缘感兴趣的人想必也不会太多。这些课题,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犯得着大家都来过问?陈寅恪如果有意义,那意义一定是超学科甚至超学术的。上海学者夏中义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陈寅恪的意义不在具体的学问、学术,而在学统。所谓&ldo;学统&rdo;,也就是&ldo;一种把学术作为生命意义来追求的学人传统&rdo;。这玩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先天便很缺失,直到乾嘉学派那里才算有了点眉目,再到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时才算理清了思路。但&ldo;竖看百年中国学术史,从晚清、民国到共和国,能真正自觉地用生命去践履&rdo;,并&ldo;使自身化为学统之链所以历代未绝的悲怆一环者&rdo;,那真是舍陈寅恪而其谁(《九谒先哲书》)!也就是说,正是由于陈寅恪认准了这一条道儿走到黑,那个来之不易又命若游丝的&ldo;现代学统&rdo;,才总算没断了香火。

这当然比谈学问深刻多了,但仍然可疑。可疑之处就在于,如果那&ldo;学统&rdo;

并无意义或失去了意义,还要不要坚持?如果我们有了意义更为重大的事情,这&ldo;学统&rdo;可不可以放弃?依我看,那个&ldo;学统&rdo;既然是乾嘉学派和梁启超他们搞出来的,又只有百把年历史,不坚持也罢,天塌不下来;而陈寅恪的一些弟子门生(比如汪燕)之所以和先生分手,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建设新中国,解放全人类,显然比坚持什么&ldo;学统&rdo;意义重大得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三孤傲怪僻之谜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常常会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

尽管陈寅恪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远不是最触目惊心的,也尽管该书作者陆键东尽量用了一种平实的史笔来讲述那发生的一切,但还是看得我惊心动魄,而印象最深者,除陈寅恪的清高自负外,就是他的孤傲与倔强,骨气与胆量。他真敢!

1953年,中共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上古、中古、近代),拟请陈寅恪任二所〔中古所)所长,他开出的条件居然是&ldo;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rdo;。而且,&ldo;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rdo;。这还不算。他还要毛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证明,&ldo;以作挡箭牌&rdo;。如果只是他陈寅恪一个人或中古所搞点&ldo;特殊化&rdo;倒也罢了,他还说&ldo;最高当局也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rdo;。这就实际不是要全国学术界都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了,岂非存心&ldo;逆历史cháo流而动&rdo;?以糙间布衣一介书生,而公然要求&ldo;最高当局&rdo;也听他的话,从他之说,此等&ldo;狂妄&rdo;,岂非空前绝后胆大包天?

他也真做得出!系里组织拜年,被他拒之门外;北国政要来访,也被多次挡驾。拒人千里之外,已是悖乎常情,何况被拒者竟是赫赫有名炙手可热的康生康大人?虽然对康生的拒绝是&ldo;有礼貌&rdo;的,理由也还说得过去:陈先生病了,正在卧床休息。但当真愿意一见,也还是可以见一见的,至少可以在病榻上敷衍一下,然而无论学校办公室的人如何动员。陈寅恪就是不见!不见康生,也不见别的人。不见也就罢了,他还要赋诗云,&ldo;闭户高眼辞贺客,任他嗤笑任他嗅&rdo;,直弄到&ldo;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rdo;的地步。是陈寅恪不喜交往不近人情吗?不是。陈寅恪也是有交往的。他交往的人,不但有校长(如陈序经)、教授(如冼玉清),还有护士、伶人、工友。被一般人认为&ldo;不好接触脾气大&rdo;的陈寅恪,对老校工梁彬却十分客气热情,信任有加,不但称他为&ldo;彬叔&rdo;,还让他参与此家事。陈寅恪并不是性格乖僻之人。

那么,是陈寅恪讨厌政治,或如董每戡所言,是&ldo;书生都有嶙赠骨,最重交情最厌官&rdo;吗?好像也不是。陈寅恪也不是所有的官都不见,所有的官都不交。

他和傅斯年的关系就很好,和胡适的关系也不错,而胡适可是做过&ldo;官&rdo;的,傅斯年更是一生效忠国民党,且&ldo;死而后已&rdo;。这里也无关乎国共两党之争。因为陈寅恪也和许多共产党高级干部有交往甚至有交情,或在内心深处敬重他们,比如陈毅、陶铸、杜国库、冯乃超。也许,陈寅恪夫人唐筼对冯乃超的评价多少透露出一点消息。唐筼说:&ldo;冯副校长虽是个老党员,但倒是个念书的。

&rdo;也就是说,

是不是党员或官员,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读不读书,或是不是读书人。胡适是,傅斯年是,郭沫若、胡乔木、周扬也是,游走于国共官学之间的章士钊当然更是。陈毅和陶铸虽然不是学人或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人,却也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学问有才华的&ldo;孺将&rdo;,而且尊重知识和学术。由是之故,他们也得到了陈寅恪的尊重。

但分寸还是有所不同:除身为&ldo;一方父母&rdo;的陶铸外,共产党这边,最受陈寅恪欢迎敬重的是陈毅。陈毅得到的情感回报是&ldo;肃然起敬&rdo;。次为杜国庠。他得到的回报是&ldo;道不同然相知高谊仍在&rdo;。胡乔木也不错,他得到了&ldo;中国传统为师者的那一份慈爱&rdo;。郭沫若的情况比较微妙。毕竟双方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然而,一个是&ldo;马列主义史学&rdo;的代表,一个是&ldo;资产阶级史学&rdo;的重镇,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又都风流儒雅德高望重,也就只能寒喧多于交流,在谈笑风生的背后仍是格格不人了。郭对此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谓之&ldo;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rdo;,虽是笑话,却有深意存焉。

不过郭沫若这个&ldo;戏言&rdo;的水平之高,却也不能不令人叹服。郭属龙,陈属虎,两人又观点相左,当然是&ldo;龙虎斗&rdo;;郭耳聋,陈目盲,两人又立场不同,当然是&ldo;马牛风&rdo;。但如此之巧对〔绝对〕,大约也只有郭沫若才想得出。故龙争虎斗唇枪舌剑之余,也未尝没有惺惺相惜。尽管十年以后,郭沫若还是在其新著《李白与杜甫》中对早已含冤去世并无还手之力的陈寅恪杀了个回马枪。

最惨的是康生,他吃了闭门羹。康生其实也应该算是&ldo;读书人&rdo;的。他是毛泽东身边的&ldo;大秀才&rdo;,读过很多书,文笔极好,书画俱佳,艺术品位也很高,而他的大jian大恶在当时还尚未暴露无遗,或不为外人所知。无论从哪方面(政治地位或文化修养)讲,他都应该见得着陈寅恪的,却被拒之门外。1949年以后,康生哪碰过这种软钉子?于是他就来了个&ldo;软着陆&rdo;,只用轻飘飘两句话,就让《论再生缘》的出版几乎成了永无期日的事情。

山顶上的传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品三国  高高的树上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孤女俱乐部  务虚笔记  灵魂的事  读城记  从星空到心灵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女生贾梅  活着的事  十六岁少女  病隙碎笔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汉代风云人物  

热门小说推荐
绝世神通

绝世神通

帝落星河,万古寂灭!亘古轮回,大道沧桑!一息尚存,诸神意志,只等他归来!少年秦萧得上古神通,练就不灭之躯,逆天战体打破千年铁律,醒上古血脉,承继恒古不朽意志!青剑出鞘,杀敌万里之外,无上神通显圣,升级突破瞬息之间,得志该猖狂,少年很嚣张!...

军少独宠惹火妻

军少独宠惹火妻

乐乔相亲会上头脑发热,随便抓了个男人闪婚了。混蛋,不是说好了只婚不爱的吗?季太太,我可没说只婚不做看来你还不是很了解我,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男人微笑着把炸毛的女人一点点拆吃入腹。乐乔再次发飙,感情这男人压根不是什么破落户,而是江州最矜贵的男人,第一军少季沉!直到再次被他以霸道的方式堵住了嘴,她才明白,这男人除了骗婚,还要骗心!...

首席的隐婚妻

首席的隐婚妻

勾着唇,露出鬼魅的笑,孔承奕眸光炯炯地盯着她妻子的义务,你今天尽了吗?不屑地扬起脸,花怜惜扭头离开先生,夫妻必须相敬如冰,若是发生亲吻,金主主动,吻一次十万,至于妻子的义务,没有黑钻卡谢绝要求尽义务。俊眉扬起,孔承奕甩出张黑钻卡,快速攫住她的手腕,敏捷地把她圈在怀里我出钱,我是金主。*********狠狠地把离婚协议往她脸上扔去,孔承奕阴沉着脸狠狠地道花怜惜,我现在连看多你一眼也嫌脏了我的...

前妻归来:总裁靠边站

前妻归来:总裁靠边站

她主动下药设计一夜情,接近他,不过是为了报复后妈与蛇蝎妹妹。他让她生下孩子,不过是为拿脐带血救他前任的白血病。相互利用,毫无真心!她的刀子捅入他的心脏因一朝伤人而入狱,三年后归来,只为夺回孩子。她对他恨之入骨,而他却借孩子对她百般羞辱,彼此纠缠不休。...

至尊弃少

至尊弃少

作者胡爱杨的经典小说至尊弃少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付出一切宠了七年的女朋友,结婚前才发现,爱错人了...

大讼师

大讼师

杜九言穿越占了大便宜,不但白得了个儿子,还多了个夫君。夫君太渣,和她抢儿子。她大讼师的名头不是白得的。王爷!杜九言一脸冷漠,想要儿子,咱们公堂见!大周第一奇案名满天下的大讼师要和位高权重的王爷对簿公堂,争夺儿子抚养权。三司会审,从无败绩的大讼师不出意料,赢的漂亮。不但得了重夺儿子的抚养权,还附赠王爷的使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