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标想了想还是说道:“儿臣以为应当主考策论,而非经义。”
朱元璋眉头一皱,他都已经打算好日后再把考经义定成铁律,最好再把格式也定死,让考生们只能规规矩矩的按照四书五经的内容答题。
若是有人敢质疑这个决定,自然是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威不可测。
但没想到是自己的儿子,朱元璋也就只能准备好好唠唠了,毕竟以后这份家业是要传给他的,否则等他蹬腿了,儿子上位一改,那他也管不了了。
朱元璋沉声说道:“标儿,你为什么觉得考经义不好?策论虽然重时务,但大多都是考生们不知天高地厚的空谈之作罢了,开口就是如何治国安邦平天下,但自身其实连区区一县之地都治理不明白。”
朱标点点头认真的说道:“儿臣是觉得只考经义,容易考出一群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这样的官员到了地方也不过是当地士绅的傀儡罢了,如此要之何用。”
朱元璋突然笑了:“你啊,还是太嫩,你以为咱定下考试的内容就是为了针对那些读书人吗?”
朱标一愣,朱元璋把儿子拉到跟前:“咱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说道:“地方官员紧缺,世家宗族把持着地方的命脉,使朝廷的政令不能快速施行。”
朱元璋点点头:“如今来赴考的学子中,寒门小户出身的能有几人?”
朱标心中一算回答道:“能在乱世中学习,并有钱财上京赶考的多半应是大户出身。”
古时候穷家富路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元璋看着他说道:“这些高门大户,家中藏书万卷,又有专门的先生教导,他们子弟的眼界绝非那些寒门小户可比,那些出身低微的人,家中除了四书五经还能有几本书?若是主考策论,那一甲二甲就全是世家子弟了。”
朱标这才回过神,他光想着南北矛盾和八股取士的危害了,却忘记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考经义的内容均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在现在已经很普及了,而且价格也让大众都能接受。
这样无论是京城的学子,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学子,都有统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角逐,让寒门学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
否则,如果考试的内容以策论这种更看个人知识储备和眼界的考题为主,那在当时书籍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势必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富人家可以买大量书籍供孩子学习,而穷人家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买不到书对应的书,有些珍贵的书籍都是孤本,根本就不会拿出去印刷,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寒门学子登上天梯的机会。
考经义对阅卷的考官来说,也能相对公平、公正的给试卷打分。只要考生的答案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考官就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将其淘汰。这样也相对减少了考察舞弊的情况。
朱元璋看着儿子的脸色就知道他明白了,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考经义定规格这对寒门学子是有好处的,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朱标缓缓点头,他虽然是后世而来的,但他个人的眼光与见识也有局限性,就想这次,听到考经义就联想到了后世备受批判的八股取士,却忘了这对当前的时代来说,很可能就是最完美的选择。
毕竟八股取士出现后,明清两朝统治者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他们不可能不清楚这样选出来的人才是有极大的缺陷的,但他们可能原本也就没打算让学生学到经世致用的学科。
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学子中,挑选出最肯努力的人。至于具体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后再慢慢培养也来得及。
只要是愿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学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学会具体工作业务,就像许阶张居正等人也都是明朝科举出身。
现在回想,自己的方法错漏颇多,南考经义北靠策论也并不能让落榜的士子们心服,到时候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朱标突然有些迷茫了,朱元璋对儿子宽慰道:“你能先到此事的利弊就很好了,何况因地制宜,以后也不是不可以再改。”
朱标放下迷茫说道:“那是否分成南北两榜,各取士百五十人。”
朱元璋沉吟一会,经过刚才的思考也已经有了决断说道:“标儿,你是怕南方士子以后在朝中的人数太多吧。”
朱标点点头,朱元璋说道:“但是你想过没有,南北榜一出看似平衡了朝中南北士子的数量,但是却也激化了南北的矛盾。
“谁都知道南方士子的文才比北方士子的高,可能落榜的南方士子如何心服,若是实力不如人就罢了,偏偏因为地域,明明不如自己的人却成了新科进士。”
朱标一咬牙,心中开始反思,北伐之后他确实有些飘飘然了,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那个温润如玉的太子,但是他的傲气已经起来了。
朱元璋伸手捏住了儿子紧咬的牙关:“标儿,你做事太追求稳妥,但世上许多事并不需要做的那么妥善,就像此事。”
朱标牙关被自己老爹一捏,自然就把紧咬的牙齿松开了:“请父皇指教。”
朱元璋缓缓说道:“只要公平取士,可以预见未来朝廷中必然是南方士子的人数多,但那又如何,被打压的北方士子除了依靠你之外还有别的选择么?”
朱标光顾着想要平衡一些,但却忘了朝廷之上还有一个裁判,只有他才能决定那方的输赢,只要让三品以上的南北官员大致保持平衡,朝廷就不会。
朱标这次可算丢脸了,信誓旦旦的跟宋濂说能说服自己的父皇,结果被教育了一顿。
幸好只有宋濂知道,而且还是他的老师,怎么也不会说出去。
朱标向自己父皇躬身说道:“儿臣瑾受教了。
朱元璋也不再说什么,挥挥手就让儿子出去了,他还有的是奏章需要批阅呢,也就是儿子,没有办法,他才愿意浪费时间解释。
……………………………
鸩心.上 松鹰推理作品系列合集(共5册) 锦绣的城 寂寞和温暖 魅影神捕.2,幻之狱 桃花易醉 我修仙有提示语 爷的荣誉 给你看样东西 尝试集 魅影神捕.3,三星妖姬 魅影神捕.1,杀之境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斗罗之兵神 天行健(共7册) 宠爱有加·龙子驾到 长江传 萧红小全集·小城三月 傀儡师:全2册 静静的顿河(经典译林)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他是人人嘴中的废物女婿,走到哪里都被嘲讽,婆家嫌弃,娘家驱逐。然而忍耐并不代表是废物,默默爱一个人并不代表能任由欺负,且看一个废物女婿如何调教娇妻,成为令人羡慕的豪婿,并且最终振兴家族,护卫国家,成为一代传奇。...
作者琅琊苏二的经典小说武神大师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叶后浪,是满是女子的飘云宗大师兄,也是被赶出宗门的少年,又是什么都敢吃的吃货,更是沉寂三年的废柴,他一鸣惊人,立志回宗门过莺莺燕燕温香软玉的美好生活。...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阮小熙熙的经典小说大佬的白月光重生啦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病弱豪门千金顾笙被未婚夫和闺蜜坑死了,一睁眼却重生成了来自深山的神医孙女盛曦禾,还被绑定给海城最有权势的男人。他有病,她是药她想离婚,他不放人。盛曦禾被逼到墙角,忍无可忍闭眼大喊傅霆与,我要离婚!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她打横抱起,回头朝记者微笑不好意思,我太太心情不好就爱胡说八道。她杀人他递刀,她点火他浇油,重生虐渣,妇唱夫随,手撕渣男绿茶,这笔买卖不亏!...
九尺方天戟,狂风卷波涛。一怒冲冠天尽啸,踏上云端,与天齐高。纵使血染长衫,纵使诸神挡道,笑逐颜对骂声操!我行我之道,哪管何为大道?圣路一途千磨难,战戟在握,谁人与我漫步九天云霄。...
在生活中,再平凡的人,只要是男人,都可能会遇到权力金钱美女这人生三大诱惑。有的男人在权力面前倒下了,还有的男人在金钱面前倒下了,但更多的男人,都倒在了美色面前。因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可能对权力不屑一顾,视金钱犹如粪土。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世上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经受得住美女的诱惑呢?本书的主人公,是都市茫茫人海中极平凡的一个男人。可是再平凡的人,他也有机会遇到美女,甚至遭遇美女的诱惑。且看他在这种诱惑下,是如何挣扎和沉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