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无,这也是哲学,科学所探索的问题,物质究竟灭还是不灭呢?唯物论说物质是万物的根本,宇宙唯一的实体,那么物质是绝对不灭的吗?人的生命是有?没有?灭?不灭?
聚散,空中的湿气遇冷则聚成水滴,地上的水也可因日晒而散发掉,世间的一切无论是物质或生命、人际关系、种族关系等等,均在无常聚散中,你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吗?
起止,这个宇宙世界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停止?我们的生命何时结束?人类的烦恼又何时了结?这些都是问题。
看&lso;圆觉经&rso;不可随随便便看过去,这句经文包括了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等那么多问题。
&lso;念念相续,循环往复&rso;。你看!奇怪啊!刚才提到&lso;世界始终、生灭&rso;这些问题,到此却归结到念念相续的心理问题。我们心理的思想,每一念、每一念连接而来,前一个思想过去了,第二个思想你不用想它,它自然会生起来,相续不断。你说我睡觉就不想了,真的没有想?不是,还是念念在想,做梦就是想,有些梦自己知道,有很多梦醒来就忘掉了,以为没有梦,没有想,不对的。甚至睡觉那个境界就是念,我们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睡眠的习气,没有睡觉这个念,就不会有睡觉这个现象出来。睡眠这个现象也是一念,这一念也就是无明来的。所以真正悟道、证道的大阿罗汉、大菩萨们断除了这一念,自可不必睡觉。你说我们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念念相续,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烦恼也是一样,想停也停不住,抽刀断水水更流。如此&lso;循环往复&rso;,就像绕圈子似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lso;循环往复&rso;这四个字是从中国的&lso;易经&rso;里面引用出来的,这个思想观念是中国文化本有,并非从佛学而得。不仅是人的心理状态如此,在太空里的物理现象也是如此,丢出去的东西,绕一圈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
&lso;种种取舍,皆是轮回&rso;。因为我们有念头,有贪、嗔、痴、慢、疑等等念头,所以有所喜好,有所厌恶,有取有舍,有些东西丢得开,有些东西则抓得很牢,&lso;种种取舍&rso;,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于是就形成了轮回。轮回就是在那里转圈子,忽东忽西,此上彼下,昏头转向,没完没了,跳不出来。
&lso;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同流转&rso;。成佛就是跳出这个轮回,不在这个圈子里转了。但是,佛说一切凡夫想了解成佛的境界,等于是迷迷糊糊在圈子里转,而想要了解整个绕圈子的事,怎么可能看得清楚呢?除非你跳出圈子外面来看,才会了解。没有跳出圈子,即使向你解释,你也无法明白,就如苏东坡描写庐山的名诗:
&lso;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so;
人在庐山里始终看不清庐山整体的实况。在没成佛以前,所讨论的佛境界,修行的境界,都堕在轮回中,都是轮回里的观念。
&lso;若免轮回,无有是处&rso;。佛答覆金刚藏菩萨的问题说:你若对众生本有之圆明觉性认识不清楚,在轮回流转中妄测圆明觉性,那么所有修行永远是走错路,想要跳出轮回,根本不可能。
这个问题很严重。假如当时我在场的话,听了佛这样的答覆,我一定挟了书包就跑,为什么?因为不管你修净土也好,禅宗也好,天台也好,密宗也好,不管你怎么修,你还是没有跳出轮回,你还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就无法认清佛的境界。很多人认为悟了道就有神通,能够看到什么光啦!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啦!甚至打坐会飞起来,乃至认为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可以不吃饭、不喝水,这些都是空话!都是凡夫的臆想、妄想、乱想。你要认得清楚的话,除非成佛。可是我既然成佛,又何必再跟你学?
所有佛讲这句话很严重,他告诉金刚藏菩萨,这是一个最大的秘密,你懂了这个秘密才可以成佛。佛在这里讲这句话,等于禅宗的祖师们一样,你一股求道的热忱进来,一棒子往你头上劈下去,打得你天旋地转,打得你不知如何应对。好在金刚藏菩萨打不倒,动都不动,还是求佛继续说下去。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这几句话多美!散发着高超的文学意境,多少诗人词家都借用了这些句子。&lso;云驶月运,舟行岸移&rso;这些词句,是否美得又要令一些人怀疑&lso;圆觉经&rso;是假的呢?
什么是湛水?就是清水,一清到底,没有一丝污染,水底的沙子、石头、游鱼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点波纹都没有,波平如镜,清清湛湛。
怎么&lso;能摇湛水&rso;?各位不妨做个实验,站在清湛的池水前,看着清水,将眼珠左右摇晃,你就会感觉到池水开始摇动了。事实上,水有没有动呢?--没有,根本是你的眼睛在动,而感觉上是以为水动。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
佛在说法的时候,用了很多的比喻。你没有到达那个境界,要告诉你那个道理是很困难的,连对菩萨们都无法讲清楚,何况一般凡夫众生。所有佛说法婆心特切,你没有办法懂,还是想尽办法举了很多的比喻让你懂。可是,众生听了比喻,懂了没有?
这里有一个故事--一个瞎子问人家说:&lso;你们讲白,白是什么样子?请你告诉我。&rso;那个人告诉他:&lso;白就像冬天的雪一样。&rso;瞎子没见过雪,还是不懂白是什么样子,又去问人家。另一人告诉他:&lso;白呀!白就像面粉一样白啦!瞎子也没有见过面粉是啥样子,又去问另外一个人。刚好有只白鹅在那里,这个人就告诉他:&lso;雪和面粉像白鹅一样白。&rso;然后拉着瞎子的手摸摸白鹅的样子。这个时候白鹅&lso;嘎!嘎!&rso;叫了两声,瞎子恍然大悟地说:&lso;哎呀!早不说,白就是&39;嘎&39;!&39;嘎&39;!嘛!&rso;。
接下来,佛又作了第二个比方。&lso;又如定眼,由回转火。&rso;不知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香?把拜神的香在眼睛前面绕圈圈,就看到前面有个火圈。这个火圈是真的还是假的?学过物理的就晓得这是视觉上的假相,这个道理和看电影的道理一样。
&lso;云驶月运&rso;,这是第三个比喻。夜里,我们抬头望月,看到月亮在动,其实,所看不是月亮动,而是旁边的云在飘,感觉上好像是月亮动。现代人把这个道理应用在舞台上,将人物后面的布景转动,看起来则像是舞台上的人在动。
&lso;舟行岸移&rso;,坐在船上,不感觉船在动,只看到两岸的树往后移。大家都有搭火车的经验,火车刚开动时,没有感觉火车动,只看到车站及建筑物往后移动,甚至看到隔邻那节火车开了,结果是自己这边的火车开动。
各位看释伽牟尼佛的这四个比喻妙不妙?他没有解释无明怎么生起的,众生本来是佛,又怎么生起无明变成凡夫?这些他都没有讲,他只讲了四个比方,最后加上四个字&lso;亦复如是&rso;,说这些事情也是这个样子。这四个例子可以当禅宗的话头来参,真的,要好好去参。我经常告诉学科学的青年,先不要学佛法,把科学学通了,等于通于佛法了。这四个例子都是物理科学自然的现象,佛拿来当比喻,比喻得妙极了。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太极拳与道功 两面派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严拓 白话易经 温故而知新 孟子旁通 笨狗 何如 论语别裁 烈狗 斯文败类 唯识与中观 金刚经说什么 我说参同契 历史的经验 如何修证佛法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言可心前世错信渣男,最终家破人亡!到了最后一秒才发现,原来最爱自己的,竟然是自己最害怕的那人!今生,得此机会重生的言可心发誓一定要远离渣男,珍惜白北泽对自己的一片痴心!可事实却是言可心朝着白北泽开心的走过去,,而对方却面色冷淡,擦身而过,朝着身后她那个的妹控哥哥走去言可心摔倒,白北泽伸出一双手,却不是为了扶她,而是,企划书给我就连她平生第一次被白爷公主抱,换来的评价是,又重又脏我靠!她上辈子怎么没发现,这个男人比想象中还难搞定!言可心,累觉不爱,绝望瘫倒,本打算继续和白爷保持纯洁的社会主义兄妹情,结果。。。...
...
一觉醒来,洛甜甜发现自己穿书了,还穿成了反派他女儿。书中的反派丧尽天良无恶不作,最后惨死在一场大火中,作为反派的女儿,书中的洛甜甜最后也落了个被拐卖的下场。难道就这样认命坐等结局吗?呸!我命由我不由天!今天就让我来手撕这渣渣剧本,我的爸爸我来守护!拯救反派爸爸计划启动!但是我为什么还是个在喝奶的屁孩儿啊!洛遇北其人,传闻中心狠手辣无恶不作,从不曾有人敢在他面前撒野,但是有一天,有人看到一个小女孩儿骑在他的背上把他当成了大马啊这...
叶轩又重生了,却骇然地发现自己成了废物女婿。所幸的是,他拥有千年重生经历。他看向墙头的小麻雀它,将来可成为不死神凰。他又看向门前的小乞丐这个小乞丐,体内流淌着上古圣皇血脉,今后必然可成开宗立祖,建立超级帝国!可当叶轩看向了自己未婚妻什么,我的未婚妻竟是女神转世?...
天道将倾,玄道领袖玄元门却一再遭受重创,少年萧原,无父无母,意外卷入纷争,探苍梧,入玄元,却又有许多身份隐秘的人有牵涉不清的关系。唐皇子李隆基,在社稷争夺之战中,却意外发现所从小携带玉佩与天下玄机,气脉又有数不清的隐秘关系。天狐一脉,至今世所残余已是极少之数,狐岐山青璃带着前世残存记忆,努力在今世寻找一人,结果又会怎样。天道大乱,黄泉之主出世,玄元门覆灭,肩负着重托的萧原和暗影门中人,潜伏与魔教各个门派之中。玄元密徒杨氏国忠,萧原青梅竹马紫兰,九尾天狐,玄元掌教清虚,又各自携带着众多秘密,卷入到这场纷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