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第1页)

有生必有死,是大自然的规律。我知道,这个规律是违抗不得的,我也从来没有想去违抗。古代许多圣君贤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方设法,去与这个规律对抗,妄想什么长生不老,结果却事与愿违,空留下一场笑话。这一点很清楚。但是,生离死别,我又不能无动于衷。古人云:太上忘情。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我自谓身体尚颇硬朗,并不服老。然而,曾几何时,宛如黄粱一梦,自己已接近耄耋之年。许多可敬可爱的师友相继离我而去。此情此景,焉能忘情?现在从文先生也加入了去者的行列。他一生安贫乐道,淡泊宁静,死而无憾矣。对我来说,忧思却着实难以排遣。像他这样一个有特殊风格的人,现在很难找到了。我只觉得大地茫茫,顿生凄凉之感。我没有别的本领,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如此而已。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日写于香港

中文大学会友楼

忆念胡也频先生

胡也频,这个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和文学史上宛如夏夜流星一闪即逝但又留下永恒光芒的人物,知道其名者很多很多,但在脑海中尚能保留其生动形象者,恐怕就很少很少了。

我有幸是其中的一个。

我初次见到胡先生是六十年前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的讲台上。我当时只有十八岁,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个子不高,人很清秀,完全是一副南方人的形象。此时日军刚刚退出了占领一年的济南。国民党的军队开了进来,教育有了改革。旧日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改为省立高中。校址由绿柳红荷交相辉映的北园搬到车水马龙的杆石桥来,环境大大地改变了,校内颇有一些新气象。专就国文这一门课程而谈,在一年前读的还是《诗经》、《书经》和《古文观止》一类的书籍,现在完全改为读白话文学作品。作文也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教员则由前清的翰林、进士改为新文学家。对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大孩子来说,顿有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大家都兴高采烈了。

高中的新校址是清代的一个什么大衙门,崇楼峻阁,雕梁画栋,颇有一点威武富贵的气象。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里面有一个大花园。园子的全盛时期早已成为往事,花坛不修,水池干涸,小路上长满了草。但是花木依然青翠茂密,浓绿扑人眉宇。到了春天、夏天,仍然开满似锦的繁花,把这古园点缀得明丽耀目。枝头、丛中时有鸟鸣声,令人如入幽谷。老师们和学生们有时来园中漫步,各得其乐。

胡先生的居室就在园门口旁边,常见他走过花园到后面的课堂中去上课。他教书同以前的老师完全不同。他不但不讲《古文观止》,好像连新文学作品也不大讲。每次上课,他都在黑板上大书:&ldo;什么是现代文艺?&rdo;几个大字,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直讲得眉飞色舞,浓重的南方口音更加难懂了。

下一次上课,黑板上仍然是七个大字:&ldo;什么是现代文艺?&rdo;我们这一群年轻的大孩子听得简直像着了迷。我们按照他的介绍买了一些当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那时候,&ldo;马克思主义&rdo;这个词儿是违禁的,人们只说&ldo;普罗文学&rdo;或&ldo;现代文学&rdo;,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了解。有几本书的作者我记得名叫弗里茨,以后再也没见到这个名字。这些书都是译文,非常难懂。据说是从日文转译的俄国书籍。恐怕日文译者就不太懂俄文原文,再转为汉文,只能像&ldo;天书&rdo;了。我们当然不能全懂,但是仍然怀着朝圣者的心情,硬着头皮读下去。生吞活剥,在所难免。然而&ldo;现代文艺&rdo;这个名词却时髦起来,传遍了高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为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新的光辉。

我们这一批年轻的中学生其实并不真懂什么&ldo;现代文艺&rdo;,更不全懂什么叫&ldo;革命&rdo;。胡先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解释。但是我们的热情是高昂的,高昂得超过了需要。当时还是国民党的天下,学校大权当然掌握在他们手中。国民党最厌恶、最害怕的就是共产党,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这样的气氛下,胡先生竟敢明目张胆地宣传&ldo;现代文艺&rdo;,鼓动学生革命,真如太岁头上动土。国民党对他的仇恨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胡先生却是处之泰然。我们阅世未深,对此完全是麻木的。胡先生是有社会经历的人,他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可是他也毫不在乎。只见他那清瘦的小个子,在校内课堂上,在那座大花园中,迈着轻盈细碎的步子,上身有点向前倾斜,匆匆忙忙,仓仓促促,满面春风,忙得不亦乐乎。他照样在课堂上宣传他的&ldo;现代文艺&rdo;,侃侃而谈,视敌人如草芥,宛如走入没有敌人的敌人阵中。

他不但在课堂上宣传,还在课外进行组织活动。他号召组织了一个现代文艺研究会,由几个学生积极分子带头参加,公然在学生宿舍的走廊上,摆上桌子,贴出布告,昭告全校,踊跃参加。当场报名、填表,一时热闹得像是过节一样。时隔六十年,一直到今天,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如在眼前,当时的笑语声还在我耳畔回荡,留给我的印象之深,概可想见了。

有了这样一个组织,胡先生还没有满足,他准备出一个刊物,名称我现在忘记了。第一期的稿子中有我的一篇文章,名叫《现代文艺的使命》。内容现在完全忘记了,无非是革命,革命,革命之类。以我当时的水平之低,恐怕都是从&ldo;天书&rdo;中生吞活剥地抄来了一些词句,杂凑成篇而已,绝不会是什么像样的文章。

正在这时候,当时蜚声文坛的革命女作家、胡先生的夫人丁玲女士到了济南省立高中,看样子是来探亲的。她是从上海去的。当时上海是全国最时髦的城市,领导全国服饰的新潮流。丁玲的衣着非常讲究,大概代表了上海最新式的服装。相对而言,济南还是相当闭塞淳朴的。丁玲的出现,宛如飞来的一只金凤凰,在我们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眼中,她浑身闪光,辉耀四方。

记得丁玲那时候比较胖,又穿了非常高的高跟鞋。济南比不了上海,马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高中校内的道路,更是年久失修。穿平底鞋走上去都不太牢靠,何况是高跟鞋。看来丁玲就遇上了&ldo;行路难&rdo;的问题。胡先生个子比丁玲稍矮,夫人&ldo;步履维艰&rdo;,有时要扶着胡先生才能迈步。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看了这情景,觉得非常有趣。我们就窃窃私议,说胡先生成了丁玲的手杖。我们其实不但毫无恶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的。在我们心中真觉得胡先生是一个好丈夫,因此对他更增加了崇敬之感,对丁玲我们同样也是尊敬的。

不管胡先生怎样处之泰然,国民党却并没有睡觉。他们的统治机器当时运转得还是比较灵的。国民党对抗大清帝国和反动军阀有过丰富的斗争经验,老谋深算,手法颇多。相比之下,胡先生这个才不过二十多岁的真正的革命家,却没有多少斗争经验,专凭一股革命锐气,革命斗志超过革命经验,宛如初生的犊子不怕虎一样,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把活动都摆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确实值得尊敬。但是,勇则勇矣,面对强大的掌握大权的国民党,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一点,我始终不知道胡先生是否意识到了。这个谜将永远成为一个谜了。

另一种回忆录  英雄时代  大唐西域记  羽·青空之蓝  学问人生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留德十年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SARS危机  白说  阅世心语  石破天惊  幸福了吗  牛棚杂忆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痛并快乐着  北方城郭  

热门小说推荐
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

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

想知道,将整个世界都踩在脚下是一种怎样的爽感吗?一代兵王笑面死神奉命回归华夏,本来只是想回去看看师父,谁成想一不小心就闯入了百花丛中卓烈各位看官悠着喷,多了小爷受不住啊!本书传授都市杂谈装逼打脸热血励志暧昧功夫撩妹技巧Tags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追风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txt全集下载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无弹窗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最新章节绝色女总裁的透视兵王txt全文...

狙影

狙影

热血战斗,保家卫国,誓死守护,傲骨无双铸军魂!...

九龙夺嫡

九龙夺嫡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人生在世,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穿越成了老三家长子的弘晴,如何在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中玩转朝纲,夺鼎天下!...

无上业位

无上业位

新书永生之门已开,谢谢支持!彻证世间一切法,登临大道无上业位!盘古开辟混沌成大罗天和九幽。天皇开辟太一天,地皇后土开辟幽冥。人皇统御天地。鸿钧横空出世定星辰海。猪脚起于微末,历星辰大海恒河沙数世界,见证神玄的兴替,看我彻证世间一切法,登临大道无上业位!--------仙道业位人仙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神道业位凡人半神真神古神无上神人无上业位Q总群63016170①群27808116②群86591396...

清末之帝国崛起

清末之帝国崛起

鸦片战争,敲开了清帝国闭锁的大门,从此被列强肆意蹂躏,给中华民族带来百年的耻辱与血泪。刘峰意外来到这个令人沮丧的时代,成为一个海盗头子的儿子,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让华夏民族重新站在世界的顶点!...

最强女婿

最强女婿

无奈的倒插门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窝囊废,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爱与仇的折磨,只有成为最强的,才可以执掌一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