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插秧割谷(第1页)

插秧割谷也是小时候不能忘却的记忆,因为在居住的两个村子里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两个村子都是分别生活了十年以上,虽然米云亲自插秧割谷的场景不多,但亲眼目睹全过程的场景还是太多,亲自下田插秧割谷的也有几次,两个村子的田地里都留下了米云的脚印。

插秧割谷一般都会是群体劳作,尤其在80和90年代基本如此,因为人多力量大,进程推进的快,自家人弄自家的就会慢很多,时间要拉长很多,在村里,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所有亲戚每年都会帮外公家插秧割谷,然后吃还没成熟的橘子,吃的津津有味,哪怕牙齿都快酸掉。

那个时代,到了麦收时间,得选一个阳光的好日子,全家老少齐上阵,拿上镰刀,带足水,带上干粮,不等天亮就要赶到麦地里挥起镰刀开始割麦子,一干就是一整天,吃完三餐接着干,干上一整天,腰酸腿疼要半个月。

“双抢”,是湖南这边的土话,不知道湖北用不用,就是农忙季节,而且是没有蔬菜成熟的季节,需要上街去买菜,湖南一带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的简称,它是农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双抢”是指抢时间、抢季节。之所以要用“抢”字,是因为“双抢”进度的快慢、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每年最好是在八月一日前插完秧,那时妇孺皆知的一句话就是“不插八一秧”,我们把双枪也叫做“割早插晚”。

先说割早,就是割早谷。割谷通常由大人们来完成,小米云也用镰刀割过稻谷,齐根去割稻谷。割完稻谷放成一堆,统一放成一小堆,然后运回家附近,进行下一步的脱谷,95年前的时间段都是边割边手工脱谷作业,用手和脚踩,半机械化脱谷,95年后期,后来都统一用脱谷机自动脱谷了。

“双抢”,是南方一带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简称,它是农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抢收”的最后一个环节--脱谷粒。

再说插晚,就是插秧。扯秧是插秧的前奏曲,活路虽不算太苦,但得天亮前进行。一大早,大人们就要前往几里路的自家责任田,在秧田里一边左手帮忙捋一边用右手使劲扯,将秧苗一小把一小把地拔出后,再用一根稻草按一定规矩扎成一把一把,就着稻田的水洗去根系上的泥,随意码放在水田里。然后用扁担挑着“秧架子”挑到已经翻整好的空白的水田里,等待我们下一个环节的任务就是将秧苗插下去。

插秧在农村是个明轻暗重的活儿。站在水田里,左手捏一把秧苗,拇指和食指连续不断地捻分出一小束(约有五六棵秧苗),右手接过来,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那束秧的根部,快速插进水下的泥里,不深不浅,适中为宜。插秧时,要控制好行距和间距,过密过稀均不利于增产。每插一蔸秧,腰如同装了弹簧一般,抬起来、弯下去,反反复复,只有这个机械动作。时间一长,其运动量之大,可想而知;劳累之重,不言而喻。除了大人们无怨无悔地插秧外,小孩子们大多插一会便要歇一会了。

有大太阳的时候,上午插秧还好,待吃过午饭后,头顶烈日炎炎,赤脚下田,脚被烫得不敢下水,此时水田里的温度在太阳炙烤下估计已达50度以上,插秧简直是在受酷刑。弯腰插秧时,人的脸离热气腾腾的水面仅一尺左右,那臭泥热浪灼面,满脸满面滚下豆大的汗珠,源源不绝,眼睛难睁,满手污泥,只能用袖子猛劲揩。

插秧一般都是倒退着进行,手中一边插,脚需配合着一边往后退。“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看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就是倒退着插秧的真实写照。

这活儿最累腰,插上一天,腰就像断了一样。插秧时,最大的享受是伸直腰站一会儿,那种幸福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就是“双抢”。一直忙到将所有的秧苗插下去,腿疼得数日后才好,稻谷在门口翻晒,老人们举着长长竹竿开始“哟嘻、哟嘻”地赶麻雀,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往往要等到八月中旬,“双抢”才真正结束。这时,每个人都被晒得黑黝黝的,跟非洲人无异。

好在从2000年以后,我们南方一带就只种中稻了,一年种一季,不会两季了,也有种两季的农户,很少了,受天气气候影响,国内之前还有三季水稻的地方。

现在农村大部分地方还请人或者用机器栽种,自然就不用“双抢”了,“双抢”慢慢淡出了人们视线,那种刻骨铭心的辛劳,大多数人已不愿提及。

再说割谷子的事,一般在七月,田野里的稻谷成熟了。一眼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微风拂过,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金色稻浪,看起来就是一幅动态的田野图,还专门有一首金色麦浪的歌曲形容稻谷成熟季。

天蒙蒙亮的时候,各家各户就开始出门啦,要去收割稻子了,再不收割稻子就成熟过头,禾叶会断折下来,就不好割了,那时候的人们晚上没有娱乐活动,睡的早,也起的早,学生也是,学生都会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上早字。

收割稻子的时候,要弯下腰用镰刀一茬一茬地割下稻子,割完一整块田,腰都酸了。然后,要把一把把的稻子放进脱粒机里脱粒、装袋绑好。

一袋一袋地扛上拖车,用力拉回家,到家还要一包包扛到楼顶,晒在地毯上。那时候是真的很辛苦,夏天的太阳是热烈的,尽管刚过十点,阳光就很晒人了。在空旷的田野里,整个人都暴露在阳光下,脸上的汗滴顺着脸颊滴到稻子上、田地里,背部的衣裳已经湿透了,一个成语可以概括——汗流浃背!整个人又累又渴又热,难受得不行。下午,人们三点多就去割稻子了,一般割到天黑,再也看不见路才会回家。那时候小孩放学就要在家做晚饭,等大人回来一起吃。

但是,这是我小时候收割稻子的场景,现在都不一样了,收割稻子不再需要拉脱谷机,不再需要人们一茬一茬地割,而是来了一台又一台的收割机。

收割机很大,一块田,一块很大的田,就七八分钟就可以收割完,人们只需要拿袋子去装,然后,用摩托车拉回家,用小型升降机升谷子上楼顶,整个收割的过程省时省力,不再被晒得汗流浃背,不用扛着很重的稻子爬楼梯!对了,耕田也不再用耕牛和爬犁,而是用打田机,打出来的田泥更细更好插秧。

农村80和90年代生活过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插秧割谷的事,那时的农村每年都是种两季水稻的,一季的话在放暑假半个月左右开始收割,那叫早稻,收完早稻就马上种下晚稻,晚稻要赶在立秋前栽种完成,一旦立秋后再栽的话,收成就会减少。

因此,那时的农民最怕的就是双抢了,非常的辛苦,既要收早稻,又要种晚稻,有时为了赶时间晚上在月光下插田,不但忍受饥饿,还要遭受蚊子的叮咬。湖南湖北一年两季就累的够呛了,国内南方还有一年三季水稻的,人工种植收割还是比较辛苦的,机器收割的就另当别论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二十年来,农村人由以前整年呆在家里种田,慢慢的改变成只有在农忙时回家做一下,平时的话都是在外面赚钱,家里没有更多的劳力来投入生产,要么就种植一些易种易收的作物或者懒庄稼。

更多的村子,则选择土地流转,把大片的农田流转承包给专业农场主或者私人老板,只留下几分口粮田栽种自己吃的粮食。这样一来,农户既有了固定的田租收入,自己还可以进城打工,每个月获取一定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不种两季粮,只种一季,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农村劳力跟不上,青壮年进城务工赚钱是现实所迫,留守的是老弱妇孺,只能随着时代调整,大多数农户目前的种植模式是:一二亩种植水稻,保障一家人的口粮,其余的一部分种植包谷,油菜和棉花,养殖家禽和家畜,其余的就发展种植水果、蔬菜。如果家庭人口少,水稻采收后稻谷够一家人吃2年左右,那么第二年就不再考虑种植水稻,而全部发展种植经济作物。

社会发展的真快,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真快。收割稻子不再用镰刀,而是用收割机。

耕耘田地,不再用耕牛,而是用打田机。喷洒荔枝不再用喷雾器,而是用喷雾手枪。电视机也变了,不再是只有黑白电视,而是彩色电视,还有液晶网络电视。

电冰箱进入了家家户户。有什么需要保鲜的、吃不完的都可以塞进冰箱,不会再浪费。煲饭不再是用柴火烧,而是用高压煲压的,饭更香了。洗衣服有洗衣机,不再用双手搓洗,用桨拍打。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农村就已经大变样啦。已经跟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过去的插秧割谷只能存在回忆里。

代嫁王妃修仙记  被变态男主缠上,我认命了  如果遇到一个坏姐姐  吃妖记  空间小渔娘:赶海捞鱼暴富了  怀了顾爷的崽后她奶凶奶狂  逍遥江湖传  好运来,捡到一枚美女总裁  穿越遇天灾拐个猎户去逃荒  快穿美人她茶柔娇  抱一丝,我和系统从来不受气  身为雄虫的我在直播做美食  三国之再兴汉室  昭德皇后成长史  惊!普女竟是万人迷女主  谁让这小子契约双胞胎校花的?  我被迫下凡重修炼历红尘  黑莲花庶女破案手札  我在古代fire成功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热门小说推荐
降龙无极

降龙无极

当北冥神功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等一些超级武功集于一身的时候,当一个被压抑很久的现代人来到了一个热血江湖的时候,他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是行侠仗义?还是隐退江湖?是碌碌无闻?还是要书写属于自己的热血江湖的传奇故事?一切都在降龙无极之中。不一样的修真,不一样的仙侠。是经典的回顾,是热血的篇章。神通等级小成,大成,化境,道境,极境。修为等级后天,先天,化凡,悟道,山海,御虚,炼星,天位,极道。书友一群87079918书友二群120826625...

士兵突击之兵王系统

士兵突击之兵王系统

穿越而来,成了许三多的兄弟!?于是,一个名叫云诺的少年从士兵突击开始,逐渐成为令周强列国闻风丧胆的最强兵王!犯我河山者,虽远必诛!...

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

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

作者清栀的经典小说六宝联萌团宠妈咪是大佬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胎六宝团宠掉马高甜孤儿院长大的孟羽兮一朝车祸失忆,被整容成隐藏大佬言芷的模样,并过上言芷的生活。四年后,身为幼儿园老师的言芷遇到六小只宝藏萌宝,爱她护她敬她只听她的话,还把她套路去当妈。帮冰山爹地各种神助攻,喜提后妈一枚。谁料,不久之后,后妈变亲妈,一家八口喜团圆。某天,她娃他爹,当初说好一个娃一百万,现在六个娃,你得补我五百万。娃他爹狭长凤眉微微一瞥怕你看不上五百...

都市逍遥神医

都市逍遥神医

十八年了,终于出道下山了!火车上邂逅校花一枚,从此除了给美女看病,还成了花见花开的护花使者!...

夺明

夺明

晴天霹雳!他穿越了!雷电交加!他的姥爷叫忠贤,姓魏!还好,他不用念八股就能中秀才,还能中举人,还能中进士!他只要对贪官说知道我姥爷是谁不?大明阉党,皆为他开道,呈上孝敬,银子哗哗入袋。他只要对清官说我和我姥爷不一样!大明清流都夸他是好官,官位嗖嗖往上升。而百姓士兵小商人,这些生活在最低层的人却从不知道他的姥爷是谁,只知道这个好官的名字叫做杨澜!万历四十六年,深秋,杨澜来到了大明朝情节暂时透露这些,欲知详情,请点击阅读!(梧桐疏影大本营,78208588喜欢梧桐的书迷请进,非诚勿扰!)...

十二生肖下凡

十二生肖下凡

十二生肖,本是天上神仙,不料两大星球相撞,地动山摇,发生了大地震,凡间凡人死伤无数,十二生肖和各路神仙在天庭召开大会,玉帝派十二生肖全部下到凡间,拯救凡人,在救人过程中回忆它们以前成仙的艰难的日子。各路神仙借了自家的宝物,救凡人和自家神仙。十二生肖各显神通,不料,在使用自己的独门绝技后,纷纷消耗自己的法力,纷纷变成了凡间的动物。玉皇大帝知道后,纷纷和各路神仙表示惋惜,在天宫的史册记载十二生肖的英雄事迹,后来派神仙化成凡人来到人间,把史册给了一个书生,书生考取功名,最后中的状元,把史册给了皇帝,皇帝命人间的凡人永远记住十二生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